目前光電型輻照計一般使用硅光電二極管傳感器,也有使用標準太陽電池(Reference cells)作為輻照度傳感器件,它的原理是利用其短路電流與投射在電池片上的太陽輻照度的線性關系來測定太陽輻照度,分為電壓輸出型和電流輸出型兩種,對于電流輸出型,一般可在電路設計上增加小的負載電阻,通過測量負載電阻之間的電壓來間接得到短路電流。
圖4 熱電表(熱電堆型)
圖5 光電型輻照計(晶硅電池片式)
當前我國的太陽輻射觀測網所選用的總輻射表大部分都是熱電型,熱電型總輻射表的光譜范圍較寬,一般大致為太陽全譜段的280nm至3000 nm(參考圖6,來源于荷蘭Kipp&Zonen公司),響應時間一般小于60s,價格較高。而光電型總輻射表的光譜范圍大致為400nm至1100nm,響應時間一般小于 10μs,其光譜響應范圍與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光譜范圍十分接近,且主要特點是其響應時間快、價格低廉。因此光電表的光譜選擇性完全取決于其自身的光電感應器件硅光電二極管(含標準電池),具有一定的光譜選擇特性,而熱電表中的熱電堆,屬于中性寬帶感應器件,并沒有明顯的光譜選擇性。
圖6 光譜響應曲線
�。ㄋ{色:太陽輻射光譜 綠色:晶硅電池片的光譜響應 紅色:熱電表的光譜響應)
表1為兩者的特點對比,其中溫度特性是環(huán)境溫度發(fā)生改變后,表的靈敏度所發(fā)生的變化。光電表一般都沒有溫度補償電路,因此需要在實際使用中確定光電表觀測數(shù)據(jù)的溫度系數(shù)進行補償。由于在測量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引入的測量偏差較大,熱電型則擁有質量更高的玻璃罩,對溫度變化所做的溫度修正精度也更高。
一般來說,熱電型總輻射表主要用來測量水平面太陽總輻射,也可用來測量入射到方陣斜面上的太陽總輻射,因此在評價電站的PR能效比和EPI一般采用熱電表來計量方陣斜面總輻射量(POA),而由于光電表的光譜響應和電池的光譜響應較為接近,所以光伏組件或方陣的實時輸出功率測試可使用光電表。
但是電池片型光電表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電池片的衰減特性、易受環(huán)境污染和溫度影響、余弦誤差和方向誤差偏高、校準難度大、以及測量精度和電池片封裝玻璃的透射率都有關系等,特別是光電表的溫度修正、余弦誤差和方位誤差的測量和控制在校準的時候需要注意的。
表1 兩種輻射表的特點對比
1.3 組件背板溫度采集
組件背板溫度數(shù)據(jù)的采集操作有下面兩種,圖7為膠帶粘接式測試,其探頭分為金屬或者環(huán)氧樹脂探頭,圖8為吸盤式。一般情況下,若溫度數(shù)據(jù)的采集精度不夠,還需使用高精度IR熱成像儀進行輔助測試以確定實際的組件背板溫度,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很多廠家將背板溫度當成電池片的結溫,這是不正確的,根據(jù)美國Sandia實驗室的經驗值,一般地面電站上的晶硅電池片結溫在組件背板溫度值的基礎上再加上2℃-3℃。或者也可以根據(jù)國標《GBT晶體硅光伏方陣I—V特性的現(xiàn)場測量》推薦的開路電壓法來推算結溫,但是其過程較為繁瑣,不適用于實際戶外操作。
圖7 膠帶粘貼式測試(環(huán)氧樹脂探頭)